专业号

小湍蛙体形大多与湍流生活相适应;体扁平,后肢细长;趾蹼发达,绝大多数为全蹼,指、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,背面有一横凹痕,腹面呈肉垫状,借以贴附在溪流石上。蛙科、湍蛙属的两栖动物。体形大多与湍流生活相适应;体扁平,后肢细长;趾蹼发达,绝大多数为全蹼,指、趾末端膨大成吸盘状,背面有一横凹痕,腹面呈肉垫状,借以贴附在溪流石上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的五指山。

体型小,雄蛙体长28~33 mm,雌蛙体长 34~41 mm。头的长宽几乎相等,鼓膜大而显,无犁骨齿,下颌前侧方无齿状骨突。体背面皮肤较光滑,背部散有小疣,无背侧褶; 跗部腹面有厚腺体。前肢短,雄蛙前臂及手长近达体长之半,指、趾吸盘大且均有边缘沟,左右跟部重叠; 后肢长,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吻端或略超过,胫长大于体长之半,趾吸盘较小,趾间全蹼,外侧跖间蹼几乎达跖基部。体背面多为棕色或绿棕色,有不规则褐色花斑,四肢背面有横纹;腹面肉紫色或浅黄色,咽喉部有褐色色斑,有的胸腹部隐约可见灰棕色小云斑。雄蛙有一对咽下内声囊,无婚垫,无雄性线。卵径2.5~3 mm,乳黄色。第31期蝌蚪全长平均35 mm,头体长12 mm左右,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94% ; 头体茶褐色,体尾均有深色斑点; 尾末端钝圆; 口后方有腹吸盘,角质颌呈“八” 字形。鼻孔内前方沿上唇缘背面有8~11枚小刺排列不很规则; 眼后下方有一对较大腺体,腹后部有一对腺体,唇齿式为Ⅲ:2+2/1+1:Ⅱ。

自然生态保护共享平台
京ICP备05067984号-44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